“十五”計劃(2001-2005年)
“十五”時期,我國即將加入WTO,面臨經濟全球化、集團化和多級化的發展趨勢,隨著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和新一輪扶貧開發、南水北調工程開工建設,為全市提供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。
(一)指導思想
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,以江澤民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為指導,深入貫徹黨中央十五屆五中全會、省委七屆五次和市委一屆九次全體(擴大)會議精神,以加快發展為主題,以經濟結構調整為主線,以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為動力,搶抓西部大開發機遇,實施“東引西聯、項目興市”和大市場戰略,鞏固壯大汽車主導產業、大力培植新興支柱產業,加大扶貧開發力度,加快城鎮建設步伐,推進信息化工程,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,促進經濟持續、快速、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。
(二)奮斗目標
1.經濟發展目標。到2005年,全市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60億元(現價),按可比口徑計算年均遞增8%,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4.6:49.2:36.2,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7200元,年均遞增6.8%;財政收入達到21億元,年均遞增8.8%;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達到221億元,年均遞增10%;投資率達到20%,提高1.5個百分點;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02億元,年均遞增8.3%;出口總額達到9700萬美元,年均遞增6.7%;利用外資達到3000萬美元,年均遞增10%;外商直接投資達到2500萬美元,年均遞增8%。
2.人民生活目標。到2005年,全市總人口控制在360萬人左右,年均自然增長率控制在8‰以內;城鎮失業率控制在5%以內;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9180元,年均遞增5.7%;農民人平純收入達到2400元,年均遞增10%。
3.社會發展目標。到2005年,全市城鎮化水平達到32%左右;人均預期壽命達到全省平均水平;全市國民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9年,適齡勞動者人均受教育程度達到10年,城市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,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%,初中適齡少年入學率達98%以上;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達到95%以上。
4.生態環境目標。到2005年,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46.5%,城區園林綠化覆蓋率達到65%,生態環境得到改善;城市人均公共綠化地面積達到12平方米,增加2平方米;新增治理水土面積4000平方公里;城市空氣質量按功能區分別達標;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6%以上;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國家規定標準。